藝術展演<巍巍台灣>: 在2020年至今,新冠狀病毒的肆虐,這種情形下,藝術能做些什麼呢?要怎樣反應和表達?怪獸網路藝廊執行長與文學家林央敏、陳銘磻以及多位藝術工作者的探討,文學、藝術能為台灣以及世界來做些什麼?
柯錦中出生於1965年彰化縣和美鎮父親是位木工師傅,自小便與木材、神佛及民俗工藝結下深厚因緣,又成長於典型大家庭,在父親薰陶下,兄弟皆從事木工、裝潢工作,唯獨他13歲即外出學習粧佛、神像雕刻。曾獲「第一屆府城傳統民間工藝展第二名」、「第七屆大墩工藝師」、「第五屆臺灣工藝之家」、「無形文化資產粧佛技術保存者」、擔任台中市雕塑學會第十四、十五屆理事長、榮譽理事長、「台灣頂級工藝協會第一屆常務理事」、傳統匠師協會理事。媒體專訪:客家新聞雜誌第599集<柯錦中的漆線雕>、中國發行之中華文化名家-當代著名藝術家柯錦中傳統藝術作品鑑賞郵票集、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兩岸文化經濟交流委員會副會長。
柯錦中四十年來創作突破傳統工藝雕刻,並開始隨心所欲創作。從傳統粧佛工藝及傳統題材出發,進而提升成奢華精緻的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這是一種強調裝飾的藝術風格。Art Deco演變自十九世紀末的Art Nouveau(新藝術)運動,同時Art Deco不排斥時代的技術美感,純綷裝飾的線條也被用來表現時代美感,具有強烈的裝飾意圖,東方文化圖案、古老文化的物品或圖騰,也都成了Art Deco裝飾的素材來源。
《風、雨、雷、電》四件作品將柯老師最專精的技巧「原木雕刻」和「漆線雕」,幼路工的創作方式,將工藝與藝術結合之美發揮的淋漓盡致。
五指山系列-《高枕無憂》及《無慮》以東方神話故事題材中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為主題、五指山以不刻意的修飾刀痕,表現自然粗曠的神韻與精緻優雅作工的孫悟空安然神情形成強烈對比,混雜粗曠與細緻、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風情,讓人從藝術中獲得感官上的純粹愉悅。
戲曲系列-《大紅袍》、《麻姑獻壽》、《虞姬》,以中國神話人物為題材,用流暢的雕刻線條展現優美造型,以中國特有閩南漆線雕呈現出華麗頭飾、衣飾花紋,以連綿不斷漆線緊密地堆、疊、盤、繞,表現層次豐富而繁複的紋樣,像龍鳳、卷雲、柔水、繁花、鎧甲。引入了戲劇感,賦予新的旋律,表達台灣人最常見的祝福:「升官招財」、「延年益壽」、「一代佳人」、「專情」。
尤其仕女人物面容姣好,儀態高雅,突破沿續千年神佛像傳統,用單純的處理手法創作典雅含蓄東方仕女雕像,有別於西方人體多表現張揚和敞開的愛慾。其絢麗的色彩艷而不俗,具有濃郁的抒情性和很強的現代表現主義色彩。
東方神話人物這一系列創作,是柯錦中現代藝術形式的探索。以西方現代主義的方法來解構東方傳統的形體語言。在他的雕塑中顯現出具有強烈東方意味的形式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與西方現代藝術的解構觀有異曲同工之處,柯錦中在借鑑過程中並非全盤照搬,而是在自身的藝術思辨中升華專注,對東方哲學精髓和精神的深入掌握。
柯錦中
1965年出生於彰化縣和美鎮
1998年第1屆府城傳統民間工藝展「第二名」作品「尋尋覓覓」
2002年台灣博物館「薪傳與創新的對話」個展
2011年第七屆大墩工藝師
2012年第五屆台灣工藝之家
2015~2018年台中市雕塑學會第14、15屆理事長、榮譽理事長
2016年無形文化資產粧佛技術保存者登錄
2018年第五屆台灣工藝之家協會監事
2018年電視台專訪 客家新聞雜誌第599集<柯錦中的漆線雕>
2018年中國發行之中華文化名家當代著名藝術家柯錦中傳統藝術
作品鑑賞郵票集
2018年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兩岸文化經濟交流委員會副會長
2018~2019年台中市第三屆巧聖仙師魯班公獎木雕職類評審
2018年泉州晉江市工藝美術產業顧問
2019年台灣頂級工藝協會第一屆常務理事
2019年獲福建省頒閩台名匠殊榮
2019年惠安國際石雕博覽會兩岸工藝大師對話交流展策展人
*電視台專訪 佛祖心、點亮新台灣&看見真台灣、新視界-發現新台灣、兩岸新聞台